【何謂制酸劑?】
即俗稱的胃藥,主要作用就是中和胃酸當胃酸PH值>4時,抑制胃壁黏膜上胃蛋白酶(Pepsin)的蛋白質分解活性,提高PH值也能誘發幽門竇釋出胃泌素(Gastrin ),增加食道下方括約肌的張力,緩解上消化道的疾病。
【西藥一定傷胃嗎?】
大部分的藥品不會引發腸胃不適,即使有也相當輕微。只有約有20%的藥品,如解熱鎮痛劑(阿斯匹靈)、鐵劑和少部分抗生素等可能會對胃腸產生副作用,但很少會因此造成急性胃炎、潰瘍、出血,除非是長期服用。
【加個胃藥顧胃?】
有些藥品並沒有腸胃道不良反應,因此制酸劑吃了也是「白吃」。衛生署統計目前大約只有兩成不到的西藥會傷胃 。有些藥品與制酸劑一同使用甚至會影響藥效或增加毒性。
【什麼時候需要使用制酸劑?】
因胃酸過多引起胃部不適時,是制酸劑的使用時機。一般用餐後因為食物還停留在胃部,會中和大部分胃酸,所以餐後一小時才是服用制酸劑比較恰當的時間。制酸劑是屬於症狀治療,長期規則性的服用醫界有所爭議。
【制酸劑的副作用】
制酸劑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副作用,如鎂鹽會腹瀉、鋁鹽會便秘等。制酸劑與某些藥併用會降低其療效或使藥品副作用增加,如腸溶錠劑型併用制酸劑藥效會降低,刺激胃部的副作用會增加,所以正確的使用制酸劑非常重要。
【日常的預防保健】
日常生活作息正常。勿熬夜。勿過度勞累。定時定量的飲食。避免過度服用促進胃酸分泌及傷害胃腸黏膜之食物,如碳酸性飲料、麻辣食品、咖啡、茶、酒、糯米等刺激性或不易消化之食物。